#李偉能
-
書寫邊界──#非關舞蹈祭 的終末
「該如何期待一段編舞合作。」 「把身體分成兩半,上半身是傳統舞蹈,下半身是芭蕾。韓國傳來的題目在香港編舞面前語意模糊,香港有傳統舞蹈嗎?中國舞屬於香港嗎?」
-
#非關舞蹈祭—每週札記
「最後的最後 逾越各種邊界——關於《邊界》」《邊界》 日期及時間:11月19 – 20日(五、六)20:00地點: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文化藝術中心多媒體劇場票價:$180 黃大徽: 有位劇場前輩的名言,是「搞表演藝術的人,小心不要被舞台吃掉」。李偉能的《出竅》,則可視...
-
生活與交流的《邊界》:短訪副藝術總監李偉能(Joseph)及駐團編舞邱加希(KT)
「而時至今日,電玩手遊早就成為都市人精神與意識的投射,遊戲角色模擬人的動作,如舞者模擬電玩角色時,就出現了多重錯置的關係。」 「如現時的框架為每位藝術家先提出一個題目,讓其他舞者執行創作,但按各人的專業背景不同,有些題目...
-
舞蹈,或舞者的本質
「有時會產生一種意識離開肉體、被吸進另一個世界的狀態,像是構建了一種精神的投射,此點同樣與舞蹈的特質有不少相同之處。」 「作為四個獨立自主、經驗豐富的藝術家,合作中有不順暢純屬文化差異緣故?還是因為大家的著眼點不同而導致...
-
寂靜中的狂歡——不加鎖舞踊館「#非關舞蹈祭」《Drink and Dance》
「常聽說若興趣變成工作後就會變質;人太理性就會忘了如何令自己快樂,大概當腦袋被酒精灌溉,便能忘卻框架,盡情釋放自己。阿洛表示:『一開始喜歡跳舞就是單純的喜歡,不會想著要去表達甚麼意義,所以完成了此前數個作品後,想回到一個...
-
#非關舞蹈祭突破框架 《相對現場》以創作連結時代
「新時代下,兩位編舞者再一次深入的自我探討:你覺得幾遠先叫遠?你覺得我哋近幾年有咩唔同咗?問題衝着『我們』而來,這個『我們』卻非單純指向伍美宜和李嘉雯,而是從中引發思考舞蹈、個人與時代的關係。」 「〈現場〉於2019年首...
-
訪《I’m only my body?》團隊:以舞蹈挑戰舞蹈的作品
「而踏入演藝圈子後,Holmes的『身份』亦存在各種著不確定性,『當我同時在戲劇圈和舞蹈圈打滾的時候,明明我跳緊舞你會話我係演員,我演戲的時候就話我係舞者』,這些經歷令他開始思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,於是創作了今次的作品。」...
-
「活」的雙重可能:不加鎖舞踊館「#非關舞蹈祭」訪問
「《身體活》將語言和身體結合,將文字素材加入表演中。口頭語言不是舞者最熟悉的表演媒介,其中產生的不安全感對Gigi一方面是個充滿恐懼的大挑戰,另一方面也是逼使她突破的出口。同樣經歷過這種挑戰的阿祿補充,『這些關於語言的恐...
-
#非關舞蹈祭—每週札記
「空間與視點的錯置和交換——關於《Complement》」《Complement》 放映日期:8月5日(四)至8月18日(三) 周邊活動 #非關舞蹈祭 – 空間與視點駐留計劃:Choi X Kang Project x 李偉能 x 邱加希階段性展演 黃大...